看穿着像三十岁,看头和脸像五十岁。
老牛家几人又是一阵眼神交错,显然都想到一块去了。
牛桂枝自发出列跟人交涉,好一会扭头跟亲妈报备着,“他叫托尼,不是房主,跟咱们那房虫子差不多。”
搁老家,租房子或者想换房,要么找房管局,要么找房虫子,一样的。
托尼挺热情,徐春娇却有点谨慎戒备,特意用方言跟闺女嘀咕,啥好人家会叫‘托尼’。
牛桂枝用来了两回的攒下的经验告诉亲妈。
因为香江特殊的一些原因,大多人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中文名,另一个是英文名。
中文名是本名,英文名多用在职场和交流上。
她上回来听说挺多人叫托尼。
徐春娇听懂了,接着告诉还一头雾水的老姚头,“他那名字就跟咱们那狗蛋和铁柱,还有淑芬一样。”
老姚头立刻就明白了,瞧人家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和蔼。
对方也有做生意的态度,拿了钥匙还在和牛桂枝说话,“你家亲戚多,我这里有一套,凤凰层,家具电器样样齐全,拎包即住,视野空气都顶好。三房,房租与二房一个价”
没住过楼房的老牛家还得打听下什么叫凤凰层,听说是整栋楼的倒数第二层,冬暖夏凉,采光也好就直呼受教了,那真真是好地方,而且还便宜。
托尼很高兴,“那就看这套房?”
徐春娇虽然一直不搭腔,只由着闺女用英语去唠嗑,但空间一直在实时翻译。
未来科技相当早就克服了语言问题,每一个科技时代发展出的语言系统都会备份留存,不会有交流障碍。
而老姚头则是看着口型自己猜出来了。
三个人同时话锋一转,“不租。”
夸是一回事,但天上不会忽然掉馅饼的事,现场三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人相当明白。
头一套房子去也不远,就是那托尼脑门中央没头发,只把两边头发留长了往中间盖。
偏偏今天风不仅大而且还是逆风,老牛家三大一小,一路上光看托尼手忙脚乱的压脑勺,有时候看没盖住还有点替人着急。
进了楼道,两帮人都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