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来临的沉重议题。刘表、刘焉、刘繇、刘备、陶谦、袁绍、袁术、曹操等各路诸侯再次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对抗日益强大的李明军队。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刘表率先开口:“诸位,近日来李明军队势如破竹,我军虽众,却屡战屡败,士气低落。若再不想出对策,恐怕我军危矣。”
刘焉眉头紧锁,忧虑地说道:“李明此人,用兵如神,又有奇谋,我军确实难以匹敌。但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等必须想出破敌之策。”
刘繇点头附和:“兄长所言极是,我等虽各据一方,但面对共同的敌人,理应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刘备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李明军队虽强,但亦非无懈可击。我军若能在战术上有所创新,或许能寻得一线生机。”
陶谦长叹一声:“创新谈何容易,李明此人善于变通,我军的新战术往往还未实施,便已被其识破。”
袁绍眉头一皱,说道:“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但如何出击,还需从长计议。”
袁术冷笑一声:“兄长何必如此谨慎,依我看,直接大军压境,以力破之即可。”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袁术兄此言差矣,李明军队以少胜多,岂是单纯以力可破?我等需另辟蹊径。”
众人纷纷看向曹操,期待他能提出良策。曹操沉吟片刻,说道:“我有一计,或可一试。我军可制造大量攻城用投石车,只要数量足够多,便可在战场上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优势。李明大军虽勇,却也挡不住这铺天盖地的巨石。”
刘表闻言,眼前一亮:“此计甚妙,投石车既可远攻,又可破坏敌方阵地,若数量众多,定能让李明军队措手不及。”
刘焉也点头赞同:“此计可行,但需大量木材、铁石等物,还需时日筹备。”
刘备思索片刻,说道:“筹备之事,可交予各地百姓,许以重利,必有人愿意相助。至于投石车的制造图纸,我麾下工匠或有能者。”
陶谦补充道:“此外,还需训练操控投石车的士兵,以确保战场上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袁绍点头表示同意:“此事事关重大,需我等齐心协力,方能成功。我等即刻分头行动,筹备物资、制造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