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十四章 议袭长安传檄定(2/4)
檄而天下定矣。明公,方今隋失其鹿,豪杰竞逐,海内所重,唯在长安,不早为之,必有先我者,悔无及矣!”

    却原来是建议李密,洛阳既久攻不下,那干脆就先不打洛阳,改取长安。

    李密怔了下,看向柴孝和的目光中,含带的欣赏愈多了,但对柴孝和的这条建议,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按住案几,起将身来,下到堂上,负着手,缓缓踱步。

    “明公,莫不是臣之此议,明公以为荒谬?”

    堂上在座诸臣,杨得方、祖君彦、邢义期等,俱是李密的心腹之臣。

    对这些人,李密不需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他踱步片刻,望向堂外,喟然长叹,说道:“卿之此议,诚然上策!”

    公允来讲,柴孝和的这条献策,在当下的这个政治、军事之背景下,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建议。

    隋室王统,尽管而今三分,洛阳、长安看似平分秋色,可若将两者比之,长安的重要性更胜过洛阳。一是胜在柴孝和所说的“山川形势”;二是胜在关中系关陇贵族集团的根基所在,李密本身便是关陇贵族集团中的一员,如能得下长安,对他当然是会好处大大。

    李密乃一时之人杰,军事能力、战略眼光都是顶尖,怎可能会看不到这点?

    唯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计策是好计策,落到实处,以李密现在面临的处境言之,难以实行。

    他说道:“孝和,数年前,我从杨公举义,你可能不知,那时,我其实就向杨公提出了和你刚才所提之此议一模一样的策略!杨公迫於那时的形势,不能用我此策。今我亦迫於形势,虽然此策上策,不能用此策也!”

    “敢问明公,甚么形势?”

    李密说道:“方今海内,如卿所言,诚是豪杰竞起,但昏主尚存,从兵犹众!我所部皆山东人,若不能先将洛阳攻克,则诸将,谁肯从我西入!此其一。卿言,‘不若使翟司徒守洛口,裴柱国守回洛’,而我‘自简精锐,西袭长安’,孝和!我不是不可以‘自简精锐,西袭长安’,问题是,我如果一离开,以何人总镇山东、河南?使翟司徒镇之,裴柱国不一定会服;使裴柱国镇之,翟司徒必怒。只恐我前脚才走,洛口、回洛后脚已乱。如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