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应乾这个协理京营戎政的兵部左侍郎,是新上任不久,他对于京营的情况虽然有所了解,但了解的没有那么深。
杨炳这个总督京营戎政,当的可是有年头了,他对于京营的情况一清二楚。
京营中有精锐,更有老弱,还有被人吃的空饷。
这不是一个营两个营的事,而是整个京营都存在这类问题。
他心里明白,皇帝看似没有发作,实则是在憋气。等再看几个营,这股气就该发作了。
朱翊钧接着吩咐,“让神枢五营的兵靠到东边去,把五军四营的兵拉上来。”
“抚宁侯,还是你亲自去传令。”
抚宁侯朱岗一听,心里暗叫倒霉,怎么这得罪人差事还让我去呢。
“臣遵旨。”
等来到五军四营,营中的游击将军郭邦柱对着朱岗躬身行礼,“世叔。”
郭邦柱是成安伯郭应乾的长子,也就是下一任成安伯。
明朝为了重振勋贵,没少费劲。其中就有让袭爵的勋贵子弟到京营中历练。
这项措施推行之初,效果还是有的,但时间一长,就沦为了形式。
朱岗一见是郭邦柱,心里咯噔一下,他可以威胁马国承,但不能威胁郭邦柱,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属于利益共同体。
“孩子,这回可是陛下亲自检阅,你可有所准备?”
“世叔,您就放心吧,知道陛下来检阅后,我从其他营中运作来了不少人,又在街上雇了不少人。虽然看不上去不怎么像话,但人数上对的起来。”
“而且,我都交代好了,要是真的被点名,就让他们按照花名册上人名应答。”
朱岗点点头,“这就好,这就好。”
“带兵带不好顶多是能力不行,可要是吃空饷的事漏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快,把营中的兵拉出去。”
“是。”
五军四营的兵往校场上一拉,稀稀疏疏,明显就不如刚才的神枢五营。
等兵都来到校场,郭邦柱走到队伍前端,“五军四营游击将军,臣,郭邦柱,参见陛下。”
杨炳在一旁介绍,“陛下,这个郭邦柱是成安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