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细节都下了功夫,没有想,就回了话。
“回禀皇爷,今晚应该是轮到申阁老在内阁值夜。”
“晚膳过后,召申阁老来乾清宫议事。”
“奴婢明白。”
晚膳后,内阁值房外亮起两盏灯笼。
接着,两盏灯笼分左右立在内阁值房两旁。
内阁中的人明白,这是皇帝派人来。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张鲸,自两盏灯笼中缓步走进内阁值房。
内阁值房中,大学士还是有四位。
因为福宁州倭寇的事,太过瓜田李下,皇帝看过申时行的奏章后,又没有任何旨意。
内阁的四位大学士,谁也没敢离开,连晚饭都是在内阁中吃的,以备随时等候皇帝传召。
“张公公,可是皇上有旨意?”申时行问道。
“皇上召申阁老去乾清宫议事。”
申时行神色一紧,皇帝年轻气盛,亲政之后又有缅甸之胜,权威愈盛。
这次吏部前脚派去官员,后脚就被倭寇杀害,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会怎么想,更不知道会怎么做。
申时行一路上都在思索皇帝可能的问话,不知不觉,已然来到乾清宫。
“参见皇上。”
“申阁老不必多礼,赐座。”
“谢皇上。”申时行小心翼翼的坐下小半个屁股。
“申阁老的奏章,朕看过了。福宁州海防馆的一应官吏,吏部要尽快选派。”
申时行立刻回,“臣下去就催促吏部。”
“福宁州海防馆的官兵,遇到倭寇竟然有望风而逃的,属实可恨,按军法处置即可,不必再提。”
“申阁老在奏章中提议,抽调山东的都司的官兵,充作海防馆的护卫官兵。”
申时行一听就明白了,皇帝不想用山东兵。
那能用哪的兵呢?
放眼天下,除了九边和西南的兵,也就是皇帝本人着手组建的京营了。
果然,朱翊钧的接下来的话印证了申时行的猜测。
“山东的倭患近年来有所减少,可终究与日本隔海相望,成山卫、大嵩卫等卫所,就是专门为防备倭寇进犯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