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 第162章 封爵(3/3)
兵封爵者,惟李成梁、戚继光二人,其封伯缘由,皆有历年功次,非止一朝。”

    “杜桐立此大功,当委以重酬。然其初镇辽东,功犹可待。若加封典,似觉稍骤。”

    “若依兵部所拟,恐非朝廷慎重封典之心;若不依其所拟,恐失兵部激励将臣之意。”

    “古来名器皆出于上,非臣等所敢妄言,究其如何,唯有圣裁,臣等自当遵循。”

    申时行的意思简单,自隆庆以来,封爵的就两个人,李成梁,戚继光。

    李成梁久镇辽东,在边关守了多少年,打了多少仗,熬过嘉靖、隆庆,到了万历朝,实在封无可封了,才得以封世袭罔替的伯爵。

    戚继光,南北、水陆,无一败绩,也是历经三朝,久镇蓟州。本身离封爵就差临门一脚了,最终凭借平定缅甸之功得以封爵。

    杜桐有功不假,可毕竟在辽东待了没几年,以后有的是立功的机会,现在就给他封爵,是不是太快了点。

    最后的话就更有水平啦,封爵的好处与坏处,都说了,而且封爵乃特恩,非臣子可以妄言唯请圣裁。

    朱翊钧心里明白,申时行说的是实话,自嘉靖以来,封爵的标准实在是太严格了。以至于历史上除去明末外,仅有李成梁一人封爵。

    现在,朱翊钧就是要打破这种近乎不可能有人能够达到的封爵标准。至于李成梁和戚继光二人拼死拼活得来的爵位,以后有机会再晋爵就是。

    “内阁的票拟朕看过了,拟了两份。一是升左都督加太子太保;一是封伯爵。”

    “自炒花五部与泰宁等部合流,岁岁犯境,辽东连年作战,军民疲惫。朕思量再三,觉得还是应予封爵,以振军心。”

    “杜桐,封迁安伯,不予世券。”

    “另外,追赠周尚文玉林伯,马芳阳和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