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兵就到了。
大门被猛地踹开,一位刑部官员在门前顿了一下,因为他看到了看向门槛。
“一个商人,修这么高的门槛,看来是不臣之心已久。”
“来人,傅宽麻抵制国策,哄抬物价,干扰朝政。朝廷有令,缉拿人犯,抄没家产。”
“如有抵抗,就地正法!”
“若有官兵骚扰女眷者,依律严惩!”
至于有人趁机偷摸藏点值钱的东西,这个不用说,说了也没用。
“是!”大队官兵应声冲去。
刑部、户部联合查办不法商人的同时,朱翊钧则去了兵仗局。
兵仗局中,朱翊钧安排了两批人。
一批人负责搞科研,朱翊钧将后世的一些原理告诉他们,让他们去研发。
但科研这种东西,不是说立竿见影的就能有效果。有些东西有了大致的雏形,更多东西还在慢慢研发。
而且,搞科研,很花钱。
朱翊钧没有过多的去催促,毕竟古代是重实用轻理论,不具备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是急不来的。
虽然说战争时期科技发展最为迅速,但以大明朝的生产力而言,就算是成天打仗,科技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
兵仗局的另一批人,就是以赵士桢为首,负责研制火器。
今天朱翊钧来兵仗局,就是为了火器来的。
朱翊钧看着眼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火器,问道:“赵郎中,朕听闻你研制出了以燧石撞击就能发射的火铳?”
朱翊钧给赵士桢加的是工部郎中的职衔,故称其为赵郎中。
“臣惭愧。”赵士桢躬下身子。
“若不是皇上向臣传授了大量关于火铳构造的道理,臣绝造化不出这等神兵利器。臣怕是还跟着火绳较劲呢。”
赵士桢本就是火器专家,朱翊钧只是简单向其讲述了一些关于燧发枪的原理,没想到他就真的研制成功。
“朕也只不过是翻看了关于火器的些许书籍,有感而发,算不得什么。”
“赵郎中,这铳都造出来这么长时间了,朕一直也没有看过。今天趁这个机会,让朕见识见识这新铳的威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