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被旁人听去,指不定还要掀起什么波澜。”
李如松还是看了看四周,确定都是明军,“本来朝鲜就叫有明朝鲜国,本就是我大明朝的土地。”
“原本就只有个名头,战后,这地方就要变成实实在在的大明国土了。说起来,这还是他们朝鲜人的福分。”
李成梁一路之上都在打量四周,这是他从军多年以来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必须要熟悉当地环境,力求做到知己知彼。
“咱们是武将,只管带兵打仗。战后如何职方谋划,那是文官们的事情,不归咱们管。”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和军中同僚搞好关系。看着吧,这一场大战下去,大明朝,不知要再出多少家勋贵。”
就在这时,有一个士兵骑马来报,“宁远伯,前方探马来报,坡州城的倭寇弃城了。”
“坡州的倭寇也弃城了。”李成梁并没有感到惊讶,“看起来,倭寇是打算在汉城与我军动手。”
“也好,倭寇全都聚在汉城,也省的我军再去一个个的费力攻城。”
“昨日傍晚,进攻江原道的襄城伯派人送来军报,我军已经收复江原道大部。”
“如今,朝鲜的平壤、开城二都,平安、咸镜、黄海、江原四道以及部分京畿道,皆在我军手中。”
“汉城一战,怕是倭寇将殊死一搏。”
“再向南的忠清、全罗、庆尚三道,与倭寇本土隔海相望,倭寇的船只不断往返,我大明的水师也要参战了。”
“李如松。”
李如松知道自己的父亲要下军令了,“末将在。”
“等杨元他们搜城结束后,你带他们前往坡州城,以坡州为前站,为我大军收复汉城做准备,并伺机探查汉城的情况。”
“末将领命。”
“切记,不要轻敌冒进,也不要以身犯险。”
这是将军对部下的命令,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叮嘱。
“末将明白。”
汉城中,倭寇的总指挥官宇喜多秀家,正在与一众倭寇头子,商议如何应对明军。
宇喜多秀家愁眉不展,自开战以来,面对朝鲜军队,屡战屡胜,朝鲜三都八道,尽皆落于己方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