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面对明军,却是屡战屡败,二都五道,已被明军夺去。
虽然前番毛利辉元建议,依托汉城强大的防御体系,与明军决战。宇喜多秀家也是同意这个方案。
然而,前方战事不利,失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宇喜多秀家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还很短练,面对这种局势,他多多少少是有点心神不宁。
“最近的军报,都送到了诸位那里,眼下我军的处境如何,诸位想必也都知道。”
“明军很快就要抵达开城。开城是朝鲜的三都之一,更是京畿道的北部重镇。开城再向南,可就是我们脚下的汉城。”
“除了留守全罗等地的,其余的军团长都在,那咱们就商议商议,下一步,是战?还是守?”
“若战,如何战?若守,又当如何守?”
毛利辉元最先开口,“总大将,属下认为,应当战。”
“明军自辽东一路到汉城,千里之遥,长途跋涉,又有朝鲜人拖后腿,必然是军疲马乏,实力大打折扣。”
“我军重兵云集于汉城,粮草充沛,军械充足,以逸待劳,焉有不胜之理?”
“退一万来说,就算是我军偶有失利,战事不顺,我军也可以退守汉城。”
“凭借汉城之坚,我军亦可立于不败之地。”
小早川隆景信心满满,“总大将,第一、第二军团虽然作战不利,元气大伤,可我军还有七个军团,十万大军,岂能避战。”
“汉城周边,我军兵力,便有近六万人。如果有需要,在不影响忠清、全罗等地情况下,还可以抽调两万人。”
“这样一来,我军便可以在汉城周边,集结起近八万人的兵力。”
“明军的兵力,属下也去会同其他几位军团长做过推测,除去留守后方、战死负伤、押送军需,还有留在江原道与我军对峙的明军,明军可以动用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五万人。”
“朝鲜的军队,早就已经被我军消灭殆尽,就算是朝鲜征召青壮入军,其训练以及军械,也难以保证。”
“以朝鲜军队的实力,能够跟上明军步伐的,至多不会超过五千人,就算加强其他随军的辅兵,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