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会选择青山弩。
身旁是四五十个精锐骑卒,刀盾骑兵在前,长槊长矛在后,四五个弓弩手在中间。
弓弩手数量最少,但实际上,杀敌效率最高的,恰恰是最里面的几个弓弩骑兵。
此刻混战,射箭限制很大,必须找准机会,否则容易误伤。
好在这种配合战术,骑三营练习了无数次,角度的调配都是完美的,能最大化给弓弩骑兵发挥。
至于军功?去他妈的军功。
生死弟兄,这玩意一起分,死了就多分一点,当大伙上礼了。
远方,统领赤虎已经岌岌可危了,阿史那忠利骨压制的很厉害,马九不禁脸上露出担忧,稍微有点分心了。
黑蟒李泰在不远处,被几十个骑兵保护着休息,他斩杀阿史那天狼卫的万户翼雕,此刻似乎消耗很大。
李泰在快速恢复气血,这样虎视眈眈,其实对不远处的忠利骨影响不小,因为他始终要留着三分力,预备对付黑蟒。
东边建安军最先接触的战场,是一面倒的屠杀,不管是王帐军还是天狼卫,他们的骑兵战术都太老旧了。
完全对付不了建安军的这一套骑兵配合打法。
突厥人的部落还是世袭制度,没有明确的兵员补充跟战后财富补偿。
这种情况下,阿史那族的特勒王们明显有些迟疑,这更加剧了突厥人战场的颓势。
但马九很清楚,草原人的骑兵太多了,是他们数倍,且都是突厥的国本。
在他的角度看,这一场野狐滩之战,建安军很难取胜。
强兵不能战三阵,何况他们还有二万多弱卒。
除非突厥人崩溃败逃,否则,楚人赢不了。
就在马九思索之际,猛然看见战场之外的铁力可汗的大纛动了。
完了!突厥可汗没有失去勇气,他下场死战!
三千骑兵,踏山裂石,浓雪滚滚,直奔建安军的大纛。
“嗡!”
“嗡!”
“嗡!”
苍凉的号角,响彻野狐滩。
铁力可汗大纛冲锋,杀入战场,瞬间刺激了北狄国的士气。
一时间,混战中被压制的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