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旗王帐军,四部万户贵族才将王右宁的攻势挡下。
楚帝二十五年六月,鏖战数月的定襄军团见无机可乘,遂于七月初陆续回归定襄驻地。
灵武跟阴山两场大战令天下各国侧目,尤其是阴山之战。
大突厥国以勇武着称,但却十万狼骑对付四万楚兵,打的异常艰难。
草原之战,标志着楚国野战军,已经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水平,甚至有超过的趋势。
同时,这也是大楚王朝再以少量精兵的形式对敌国实行打击。
与过去动辄几十万兵力不同,这次两个战场合计兵力不超过二十万。
但其产生的破坏力,远远超过了过去大楚国战的成果,
这是自野狐滩之后,楚帝以精兵战术又一次获取的巨大胜利。
高职业化的精兵,能在战场上完成更多的战术任务,
无论是机动能力还是攻击能力,都不是大量臃肿的弱兵可以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少量的兵马对粮草的要求会大规模降低,极大的减少了帝国后勤的压力。
这使得国家有更多的银钱投入到单个兵马的价值上。
以龙骧军的骑一营,定襄城的北卫营为例。
一名骑兵拥有两匹北狄大马,即使军方大规模采购,其价值最低九十贯。
优良的武川玄甲不考虑,单凭优质的扎甲跟布面锁子甲各一套,便要六十贯。
长槊、弓弩、箭矢、马鞍等等,合计不下于一百五十贯。
在不计算粮饷跟抚恤的情况下,一个北卫营骑兵的花费不下三百贯。
一万龙骧军跟北卫营模式的骑兵,装备消耗预计超过五百万贯。
所以历史上,汉武帝丢失了七万远征精锐后,那就是举国之殇。
北疆鏖战期间,项济、周云用大楚北伐军跟库尔支旗的物资,装备了六万多精锐,其价值富可敌国。
楚帝项乾接收北疆的军队,无疑是一次帝国暴富。
如此形式,天下各国的军事变革在暗地里悄然进行,高昌、西突厥、高句丽先后进行了精锐兵马的组建。
同时天下各国也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
北疆定襄军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