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 第229章 非真有婴儿非有形有象也(1/4)
    当然,除却最近恶补的科普文章外。

    类似《金丹大要》这类的内丹修行书籍也是徐行研究的重点。

    书中有记载:

    筑基之后,由于开始长养圣胎,这就务必要修炼性功。

    这与早晚课的信仰之力的壮大简直不谋而合!

    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道协第二届理事会会长,“近代仙学”倡导者陈撄宁大师认为:

    仙道贵生、乐生、重生、追求长生,所以它是生本主义。

    这正是道家仙学最具特色的地方。

    他认为性命相依,命为重。

    他用灯作比喻,灯油是命,灯光是性;

    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

    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

    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必充满光辉。

    … …

    虽然陈撄宁大师貌似不算一位修真者。

    可作为一位理论大家,他修的道怎么不能称之为“真”?

    他的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

    其实挺契合徐行关于信仰之力的研究的。

    性命相依、性命兼修。

    毕竟一个人体内能容纳的真气再多。

    没有相应的使用方法,那也只能称之为高级一些的武者而已。

    这就像是最开始只会真气外放的徐行一般… …

    所谓修性。

    修本门之教义、修圣贤之教诲、修自身之信仰。

    你不以信仰之力为槽。

    也无法“点亮”它不是?

    只是这个修性嘛。

    修的是什么性,修的什么教义的性那就值得商榷了。

    毕竟师父传的修性之法是师父的理解。

    而师父的理解又是千百年来宗门沉淀的结果… …

    当然,关于修炼境界的划分。

    这里有一点大家经常误解的地方。

    那就是经过小说渲染后,大部分人往往认为真有那么一个境界叫做“元婴”。

    其实圣胎、圣婴都是比喻。

    是形容返回到未生之前的赤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