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上走,江森都觉得有劲儿了。
狍子肉啊!
上辈子吃过一次就忘不掉,就连回到京都经常能吃肉后,还是经常回想起这一口来。
一行六个人,从下午两点多不到三点出发,想着天黑前怎么都走到了。
可是路上停停走走的,一直走到了天黑,才总算是看到了一处木屋,还有两个类似于鄂伦春“斜仁柱”的帐篷。
好几个人从里面跑出来,喊着“队长回来了”,纷纷上前帮着拿行李,抬狍子。
“二班长打的!你们先别急着吃啊!”张少文说,“先剥皮,注意点儿别整坏了!让一班长和二班长他们吃点儿东西,睡一觉,明天再走。”
这里才是三班,负责放山,也就是放木的。
二班还要往里面走一两个小时,一班在最深处。
三班的人有十多个,只有班长和一个副班长是退伍军人,其他几乎都是知青。
对待江森他们也特别热情,尤其对马卫国。
知道马卫国以后就是他们班的人后,就立刻带着人往帐篷走去。
知青都住在里面。
当时马卫国脸就绿了。
六七个大男人挤在一个帐篷里,里面的环境可想而知。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到了冬天怎么办?
江森和王大江被拉到木屋前的土坑前。
土坑其实就是灶,在地上挖个坑,把锅放在上面,在另一头再开个通道,人蹲在地面下面烧火,防风、暖和,还不呛烟。
这是部队野外生存必备技能。
三班副班长带着几个人去侧面杀狍子去了,有人给江森和王大江送来热水。
道过谢后,江森掏出六个玉米饼,“这是我们一班二班的伙食,多出来的两个算是伙食费。”
来人没拒绝,笑着接过去,说:“等会儿给你们腾一下吃。”
说完,起身进了木屋。
王大江悄悄问:“要给伙食费?可我没带啊!”
“我给了,没事!”
“那我给你粮票好了!”王大江有些脸红,来的时候,他还想过,江森一个人买了那么多玉米饼干什么。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