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用费劲心思搂钱了。
唯有宋昌不太愿意,若是分了家,就成两家人了,和大哥也就生份了。
但他又没脸说不分,只好闭着嘴绷着脸不表态。
四叔公捋着胡须沉思片刻道:“若是你们商量好了,想分便分吧!”
二房的宋昌多年来也只是个五品的少卿,宋辰安仕途无望,眼看着是不行了,不如早些分了,省得连累大房。
四叔公都同意了,六叔公和宋二伯当然也没话说,他们虽是长辈,却是隔房的,谁也不愿意多管别人家的事。
众人都知道宋昌向来不管庶务,也不太在意他的想法,看到马氏同意,便拍板决定分家。
按照惯例,长子要承担起家族重任,能继承七成家业,次子只得三成。
胡氏为表大方,答应只要六成家业,分给二房四成。
这比马氏想象中要多,她便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四叔公、六叔公也赞大房仁义,还劝着宋昌要好好当差,以后和宋寅互为臂膀才行。
宋昌勉强笑着应了,他不喜欢当差,只想着早日致仕。
既然双方都没有意见,胡氏便让人起草的分家的文书,田庄铺子是让马氏挑的,反正都是按其价值来算的,府中库房里的东西是按账簿上分的。
胡氏也不计较什么,随意将账簿一分为二,也不管价值多少,便让二房的人选。
这样看来,家产根本就是平分的,二房是占了大便宜的。
马氏兴头头的选了一半,拿着账簿就翻看了起来。
宋昌看过文书后,他也没有可质疑的,便让四叔公、六叔公、宋二伯当见证人签了字,当日便派人送去官府备案了。
四叔公等人知道他们还有分家的细节要谈,也不多留,谢绝了胡氏留饭的邀请便先回去了。
将他们一一送走后,胡氏便叫着宋昌和马氏接着分府中的东西。
马氏这才想起哪里不对劲,她忙拿起账簿一翻,指着账上的一个白瓷梅瓶道:“这个梅瓶已经没了,怎么还在账簿上。”
胡氏不明所以的反问道:“没了?怎么没了?”
自然是被孟若华当掉了,可马氏不敢再说这样的话,省得被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