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流浪地球剧组做道具 > 第39章 内行看门道(2/4)

    尽管孙宇峰是物理所的副所长。

    对于电脑程序具体要怎么去写不甚了解。

    但不乏同学、同事和一些朋友在无人和智能技术领域深耕多年。

    相互之间,也有过一些交流。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门框机器人的不同寻常。

    很多人的印象中。

    机器人,是极致的准确、严谨、一丝不苟。

    所以,机器人大军,也就应该是整整齐齐,步调一致,严丝合缝。

    但是其实,这个印象,恰恰是错误的。

    给机器人编入相同的程序,让他们执行相同的动作,自然是可行的。

    但是让多个机器人编组组队,然后做到同频率的动作和行动。

    那可就很难很难了!

    因为,每一个机器人,实际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它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被写入的程序。

    也就是说,机器人是按照自身被写入的程序,闭环在进行动作。

    但是一群机器人进行组队。

    就需要这些机器人之间,将闭环改成开放。

    这其中的区别。

    一个的行为逻辑是:执行指令。

    而另一个的行为逻辑,则是:组网和协同。

    相互组网,相互之间判断‘队友’的距离、动作、误差,进行计算,在极短时间内进行修整。

    光是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组网连接的这个‘低延迟’,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

    更别提机器人相互之间自主进行判断,和实时纠正队形了。

    那需要一套更加复杂几千倍逻辑和操作程序来支撑。

    光是这个计算量,就要超过那些自己闭环行动的机器人几十亿倍。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那就是无人机群。

    无人机的技术,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是简单的几个旋翼,加上电池、电机和遥控装置。

    甚至很多第三世界的小国,都能手搓。

    放飞100架无人机,让这100架无人机分别去攻击同一个,甚至是不同的目标。

    然后这群无人机乱糟糟飞出去,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