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助推火箭分离!”
“遥感信号正常。”
“远望捕捉目标,目标飞行状态良好!”
“二级助推分离!”
“整流罩分离!”
“空间站分离!”
“空间站遥感信号正常!”
“打开太阳能板!”
“调整各组飞行姿态!”
“飞行姿态正常!”
“准备对接!”
“重新测算飞行数据!”
“飞行数据正常,可以开始对接!”
“开始对接!”
十多个刚刚发射上天的空间站本体,逐渐展开自己的太阳能板。
然后空间站外层的小型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
逐渐调整飞行姿态。
在三百公里高的近地球轨道上。
一边以每秒79公里以上的速度,在绕着蓝星飞行。
一边相互对接。
组合在了一起。
一直以来,蓝星各国对于航天和太空技术的发展,都是慎之又慎的。
而对于空间站这样在近地轨道运行的大型航天器的发射和组建,更是抠抠搜搜。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没有技术。
而是将一个空间站发射到太空中,耗费太巨大了。
那需要使用运载火箭,前前后后发射十数次。
才能组建出来一个完整的空间站。
而往往发射上去的每一个空间站的零部件,都是极其重要的。
绝不浪费任何火箭载荷。
没有必要的东西,绝不乱发射。
哦对,世界强国白象除外。
但是今天,一切似乎都变了。
几乎是在几十分钟的时间之内。
一个体型远超过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巨大的空间站,便已经组装完成。
那些空间站的有些舱室内,甚至还装了配重块。
只是为了增加整个空间站的重量。
在空间站对接成功之后。
四大发射中心的发射场上。
数量更多的长征2f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