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都为大明殉国死战而亡,哎,太可惜了啊!所以每次我看到南明的史书都来气!”
“秦良玉训练出来的白杆兵,山地战无敌,在山林中一万打十万轻轻松松。”
“崇祯值了,一根绳没丢汉人的脸,400年后还有一堆人想方设法不想他败。”】
“以战功封侯,风姿事迹不逊男儿啊!不愧是我华夏的巾帼英雄,朕敬佩他!”嬴政对秦良玉本人的事情心服口服。
“是谁让一个大家闺秀成为了战场立勋的将军?”李世民咀嚼着天幕上来自后人的话,只觉得十分的讽刺。
杜如晦轻叹道:“这个反问其实最是诛心了啊!”
自从贞观以来,李世民就时常和自己的臣子们商讨治国之道,他们经常在一起辩论,大唐的未来应该是怎样怎样的。
现在,明朝的这个亡国的问题让唐朝人也头疼起来了。
他们已经知道大唐最后是由于节度使失控而导致军阀割据,大唐在这种状态下被持续分裂,中央了无权威而逐渐被取代的。
武官做大,而军阀混战,国家分裂。
所以,唐朝的官员们又从天幕上看到了宋朝和明朝的结局。
嗯,武官问题确实是被解决了,但没有了武官制衡的文官集团却又做大了起来,内斗不休,党争不断,最后也因此在内耗中灭国。
“这世间没有最好的制度。”房玄龄道:
“若大汉或者大唐,放肆给武将权力从而导致军阀混战不休,这是灭国之由。”
“若大宋或者大明,以文压武而党争内斗不断,国力消耗在了权力的争斗之中,这也是灭国之由。”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
“故而臣以为,唯有文武保持制衡,在不同的情况下侧重于一方,如战时侧重武官,治时侧重文官,中央则是负责调平调整的一方,如此以来才能达到阴阳之道。”
“善!”李世民颔首笑道:“房相公说得很好,不过,朕也要补充一点。”
“兵权必须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文官也要受制于皇帝,由皇帝来作为监管调衡两方的人。”
房玄龄心中哀呼一口气,我的陛下啊,您快别说了,您怎么把自己还绕进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