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265章 漫漫河西路(3/4)
,又为巩固边防鞠躬尽瘁,或许,仅是为了那颗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

    归义军这样一个高度独立的政权出现,是朝廷所不愿看到的,尤其是,此时河西已尽数收复,稳定发展。

    归义军与朝廷,表面君臣,实则屡生龃龉。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张议潮当年被派入朝的哥哥张议潭在长安去世。

    噩耗传来,69岁高龄的张议潮千里迢迢赶往长安。

    现代学者认为,张议潮此举是为替代其兄,作为归义军的新人质,以示对朝廷的忠诚。

    所谓“先身入质,表为国之输忠;葵心向阳,俾上帝之诚信”。

    无论是何原因,晚年的张议潮终于回到了让他魂牵梦绕的长安。

    张议潮入朝后,朝廷自然要好好表示一下,授其为右神武统军,晋升为司徒,并赐宣阳坊宅第,给予优厚礼遇。

    五年后,年逾古稀的张议潮卒于长安。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位老人,早已完成他的夙愿。

    归义军这样一股力量,也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当年那个灭国无数世间无敌的唐军究竟有多强!】

    嬴政:“归义军他们在千里之外,向唐朝亮出了赤胆忠心,独自抗敌,一心回归。”

    “强军!更是一群英雄!”

    刘询:“起于微末,转战千里,一己之力收河西,其功堪比卫青!”

    赞赏之意简直要从刘询的双眼中溢出来。

    “光复旧地,痛击旧敌,真乃国之英烈也!”

    李世民毫不客气的道:“朕若如这‘小太宗’般气量,这千古一帝的名号不要也罢!”

    “明明是我唐朝故地收复,却言归义。”

    “如此一来,岂不是伤义士之心?”

    老房道:“何为晚唐?唐祚将亡。内忧外患,难免如此。”

    “当时的朝廷也有难言啊!”

    虽然老房说话委婉了些,但是李世民可不是傻子看不出来问题在哪。

    他面沉如水,将自己的情绪毫无掩饰的挂在了脸上。

    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小太宗”的这些小伎俩真是臭不可闻!

    人家找你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