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321章 年少不读苏东坡(2/3)
海里想象了下一个身体壮的像牛一样的武将,嗯,好像不用想象了,俺就可以拿来当比较。

    俺老张捧着书,然后拿着笔写下优美的诗歌

    嘶画面太美了,俺不敢想。

    张飞被自己尬的打了个冷颤,反应过来后随即吐槽道:“这个大宋朝还真是不当人啊,要是让俺老张不得已放下武器去拿笔架子,那比杀了俺老张还难受啊!”

    简雍道:“让武将放下赖以活命和富贵的家伙,以往也是有的。”

    “不过历史则是天下太平,战事不频,所以才让武士们得以休憩。”

    “而这大宋的情况恰恰相反啊!明明外有强敌环伺,更有故土被侵占的屈辱在前,愣是不让武士报国,不提北伐之事。”

    庞统哈哈一笑,开了个玩笑道:“怪不得后人说让咱们的诸葛军师和阿斗小殿下去宋朝当皇帝和丞相呢!”

    “他俩未来可是联手北伐了几十年!”

    刘备也跟着笑了起来,自己这个儿子虽然不争气,没有像世宗皇帝或者世祖皇帝一样,但也一生都在支持蜀国北伐的汉室光复大业。

    【而辛弃疾自然也是没有让祖父失望。

    虽说辛弃疾从小就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生活,但他一点也不慌,锻炼出了一身文武双全的本事。

    一到科举之期,他就多次出入燕山,勘察金国内部的地形情况,收集情报,期间还手绘了金国的山川地形图。

    期许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带领汉人的军队来到此处战斗。

    但收复失地真的这么简单吗?

    绍兴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沦陷区的汉人实在忍受不了金人的残酷压迫,纷纷起兵反抗。

    于是,济南农民耿京领头率先组建了一支声势浩荡的队伍。

    为了响应耿京的义举,当时才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趁机拉起了两千人的乡勇队伍投奔耿京。

    一开始,耿京对这个前来投军的秀才并没太在意,只让他在身边做了一个打杂的秘书。

    但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极大地彰显了辛弃疾的英雄本色。

    当初和辛弃疾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位叫义端的和尚。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