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当驰骋沙场的强悍那面崩毁后,他的词也就从豪放的那刃滑向了婉约的一侧。
读他这些婉约词,让人有些伤感:年轻时那么斩钉截铁的汉子,老了的时候也会柔软起来,也会任岁月的风尘将往事和雄心吹成一声叹息。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秋,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大呼着“杀贼!杀贼!”在江西铅山去逝。悲壮的情景,让在场的人泪奔不止。
曾几何时,辛弃疾去世的八十年前,东京留守、宋军大元帅宗泽临死前在病床上大喊着:“过河!过河!”
辛弃疾去世的六十年前,大元帅岳飞在临安的牢狱中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他也曾力竭喊道:“臣子恨,何时灭?”
辛弃疾的一生,像极了千百年来每一个华夏仁人志士的缩影,不仅仅在南宋,在每一个国破家亡的时刻,他们不都是一直、也只能在夹缝中徒劳呐喊吗?】
“宋国已经无药可救了。”
刘恒如是道:“虽然我大汉一直以来也承受着来自匈奴的屈辱,一心避让不与其争锋。”
“但到了如今,大规模的战争还是不敢发生的,其他的战争我大汉已经不惧,只待厚积薄发,一举洗刷昔日匈奴带给我大汉的耻辱。”
“可这个宋朝,无论多少年过去,屈辱该接受还是接受,从未想过去洗刷他。”
曹操:“让一个豪情万丈的诗人、一个志在沙场的小将,最后成为了吟诗作赋,寓居乡野的‘普通人’!”
“孤要是生活在这宋朝,肯定反了它啊!这也太憋屈了吧?”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最后,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辛词的意境之壮和豪情万丈。
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镇江知府任上,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时写下的感怀,是他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也是他赢得豪放词教父美名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