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严选的级别出现,自己会如何呢?
几个老头,加上窦乐,品着茶,脸上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比较古怪的笑容。
这时,有个年轻人入内。
看了看长辈们的表情,也没敢多问,捧上一份卷宗。
所有人的表情这才恢复了正常。
来人叫崔慎,博陵崔氏大房的子弟,红河三角州许多发展不错的地方要立县,像是出海口那边,已经建了港口与码头,眼下是蜀军派人在管。
可这地方慢慢人多了,还有商人聚集,市集也开了。
考虑到建城,设坊,那就要立县。
崔慎年少有为,在内部考评是多项都是优。
眼下写了立县的一些方案,送来请长辈们指正,若没问题,便在国舅府报备,带人前往,治理一县之地。
位置窦乐知道,就是自己穿越前的海防。
作为交趾眼下两大港口之一,国舅府是极重视的。
另一个港口就是原林邑城,窦乐时空的岘港位置。
当然,还有一个位置,暂时是没人可用了,窦乐的手伸不到那么远,就是东南半岛的最南端,金兰湾的位置,那里是窦乐谋划中,护卫大唐南海最重要的一个纯水师使用的港口。
春天到了。
喵的叫声都有些不同。
窦乐还年轻。
怀念一下穿越前的有些美好记忆,自然也是可以的。
崔慎来请长辈们指点,关于新港设县的建设与管理等设想。
窦乐离开花厅。
准备了一匹马,只带着独孤十三往海边去了。
眼下,岭南这边的开发正在按照设想的节奏在发展,岭南东,着重于对海洋贸易的商业发展,雷州那边的瓷器坊也开始多了起来。
纺织业眼下进入瓶颈了。
人力。
人力不足。
岭南西呢,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男耕女织,毕竟俚僚人的寨子、部落文化程度过低。
从不识字,到识字,是需要时间的。
红河三角州,也需要时间。
整修河道、清除荒滩、砍伐树木……
窦乐盘算着,这边一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