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清也属于列强的一类,只不过由于紫禁城的保守,才错过发展的机会。
不然学习小日子,对外扩张,说不定大清还真能抢救下。
甲午不仅仅是海战,陆军也是同样打的火热,从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开始,大清就没了退路。
海上方少爷不担心,凭借回国的这些军舰,小日子的联合舰队只有喂鱼的份。
但是陆军,此时的小日子的陆军常备军约75万,而大清呢,是他的十倍。
当然战争并不是看谁人多谁就赢,质量才是根本,
就八旗和那些绿营这两支大清的中央军根本挡不住现代化的军队。
太平天国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来这个弊端。
据说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最巅峰的时候,所有手握大权的大臣都被朝廷要求回老家去招兵。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湘军和淮军了。
甲午堪称小日子的第一次豪赌,没想到赌赢了,结果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到最后彻底赌输了国运。
据说小日子陆军甚至做好的失败的准备,毕竟此时的大清纸面数据还是很强悍的。
为此日本陆军省都做好了各种方案。
第一种情况,日军在直隶附近平原地带和清军决战,这当然是大胜的情况下,历史上小日子联合舰队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就是如此。
第二种情况,日军力争确保朝鲜,这就是僵持的阶段,联合舰队一旦不能取得黄海渤海的制海权或者北洋水师也取得不了,那双方就看谁更有耐力了。
第三种情况在援助第五师团的同时完成本土防御,结果就是北洋水师取得黄海渤海制海权,这时候估计小日子就得给大清写认罪书了。
一个处心积虑,一个认为小日子只是个“蕞尔小国”,不足为虑。
要想打服小日子,不仅是海军,陆军同样重要。
朝鲜这个地方不能丢,历史上共和国宁愿打一场1v17的战争也要确保自己北方的门户安全。
方少爷的作战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消灭小日子的海上力量,同时通过朝鲜迫使小日子后撤。
但是又不能彻底不给他们前进基地,总要留个希望给他们,保持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