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坚决的强硬派,他认为必须通过强硬手段确保各省按照圣旨开始变法。
而不是光颁布诏书而已。
“复生,你可知,现在变法之名已传遍全国,各地爱国人士纷纷附和。”
康有为反驳道,作为最初公车上书以及维新变法的领袖之一,他渴望权利。
可光绪帝却认为他善于宣传,特意将《时务报》改为官报,任命他为总编,宣传维新思想。
而任命杨锐、谭嗣同等人为军机四卿,要知道,这可是取代军机处的要职。
军机处是什么?那可是中枢权力机关,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看看现在的军机大臣有哪些人,翁同龢、世铎、刚毅、孙毓汶、王文韶、荣禄。
其中帝师翁同龢就不用说了,他是支持变法的,世铎是皇室中人,只是挂个名分而已。
刚毅,满州镶蓝旗人,和荣禄、孙毓汶是一丘之貉,王文韶作为取代李鸿章的北洋大臣一直保持中立。
现在的军机处除了军机大臣,往下就是军机章京,在几位军机大臣告病在家,军机章京自然成为清朝此时的真正中枢。
而自己声名在外竟然是个闲职。
“各位身在中枢,当辅佐皇上推行变法之策,我们这些外人,已经让维新思想成为民众口中大道。”
谭嗣同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
徐继文看在眼里,心里感慨不已,就这样的维新派,能让国家强盛才有鬼呢?
这位光绪和少爷一比,真是没有任何可比性,少爷要是坐在这样的位置,哪有俄国那些列强啥事。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少爷交给自己的任务。
“各位,眼下变法推行之问题,太后不支持是其一,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地方督抚对于变法阳奉阴违。”
徐继文的话让众人都点点头。
他们当然知道其中的问题,但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之前,他们只是读书的士子,根本没有真正涉及官场,也没有任何的官场人脉。
对于那些地方督抚根本没有任何的约束力,甚至离开了这座紫禁城,他们连这些人的面都见不到。
可以说,这些大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