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顿,脸上若有所思,“所以,大嫂还是会往眼前找?”
金氏:“那当然。”
将心比心,如果她有亲生女儿,也只会找离得近的人家,庶女就无所谓了,听夫君的。
彭氏目光闪烁,心不在焉地道,“大嫂很疼爱璎儿。”
喝完茶,告辞出去。
古嬷嬷狐疑道,“三夫人又在打什么主意呢?”
金氏一笑,“痴心妄想呗。”
三弟妹这人,她也是挺佩服的,总有无穷无尽的馊主意,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同按下葫芦浮起瓢。
隔几日不敲打,她就想上房揭瓦。
这回,就让大嫂敲打她罢。
也可能不是敲打,而是讲道理,相处这么长时间,她也发现了,大嫂做事,总喜欢仁至义尽、先礼后兵,不喜欢上来就打打杀杀。
回到二房,金氏没看见幼子邵景岳,问去哪儿了,仆妇们回说,五公子、六公子想尽地主之谊,带邵小公子去逛北安城。
金氏了然,“小郡主也去了罢?”
仆妇们笑道,“去了。”
金氏喟叹,“青春年华,知慕少艾。”
大嫂的确不会将璎儿嫁去西南,但她看峪哥儿,似是对璎儿有意。
不过,襄王有意,神女无情,璎儿真的还是个孩子,不懂情滋味。
近几年内,估计大嫂都不会让她出阁。
——
北安一处茶楼内,一楼戏台在唱“白蛇传”,四周客人听得如痴如醉。
二楼是包厢,贺容璎、贺暄峪等人在左侧第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