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还有连坐制度啊。
除此之外,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成功到了山里面,又该怎么活下去也是个问题。
山上寒冷,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御寒的东西;山中不知能否耕种,他们并没有多少粮食储备;山上有没有凶猛的野兽,他们能不能打得过……
逃,这个过程相当艰难,做出这个决定更不容易,而逃走之后的情况同样难以预料,难以应对。
【说起来有个问题,连坐制度,不是说那什么诛九族这种连坐,是邻里连坐这类的连坐,到底延续到了什么时候啊?
回复:不知道,好问题,小说里面通常都不写这东西,只有诛九族夷三族
不知道+1,我只知道秦朝有邻里连坐,汉朝好像也有,但是后来的朝代就不清楚了
这玩意儿这么好用,怎么看都不会被取消吧?
如果说是邻里连坐这种连坐制度的话,那其实从西周开始就存在了,然后战国普遍推行,只不过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惩处力度不一样;然后从秦朝一直延续到唐宋(据我所知);到了北宋王安石变法,变成了“保甲制”,一直延续到清末;但是炸裂的来了,等到某刮民党时期,又重新出现,而且还是商鞅那种风格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邻里连坐一直存在倒也正常,毕竟以古代那个情况……但是刮民党还真不愧是刮民党啊,真真是永远没有下限,永远超乎想象
要不说是刮民党呢,人家干什么都不算奇怪,只能说是我们见识太少了
楼上↑,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不论做什么也不会崩人设”啊……
……】
深受邻里的什伍连坐困扰的百姓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
他们的态度显然不可能像是这上面发出评论的人一样,那么轻松、那么置身事外地感叹和评头论足,他们只觉得自己子孙家族的未来——如果未来还存在的话——完全是无望的。
虽然大家彼此都是乡里乡亲、或者多年邻居,整体上相处也还过得去,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希望自己家有可能被其他人牵连啊!
尽管理论上他们可以彼此监督,督促大家不要做那些违法的事情,共同规范彼此的行为,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