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173章 看准时机(2/3)
普通通的木板背后的意味?谁能够敏锐地发现这些木板背后的主人?

    购买这些木板的百姓们自己都没有察觉,不把百姓当回事、自恃身份高高在上的官府又有几人能够发觉?

    最少,东晋的这些个官员们是发觉不了的;刘裕或许能察觉,可他又不在当地。

    这就是民的力量,也可以算是是人心、民心的力量的体现。

    而这还是徐道覆利用百姓,并不告知百姓实情,并没有真的争取百姓的支持的情况。

    如果他不是这种背后利用,而是真的让百姓们知道了实际情况、知道这些木板要用来干什么、并且还获得了百姓们的支持呢?

    他能够做到什么地步?百姓们又能做到什么地步?

    只不过,他没有真正地发动百姓。

    对于徐道覆后来索取木材的做法,李世民理解,但又不是很赞同——如果徐道覆能够给这些百姓们相应的钱财的话那就算了。

    但是徐道覆这么做的概率吧……实在是不高。

    之前的百姓们为了购买木材,甚至变卖衣物;如今没了木材,还没了衣物,也没了钱,他们的损失太大了——衣物本身也非常有价值,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徐道覆这个做法,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全就是大坑特坑。

    至于说普通百姓是贪图便宜所以才买了这些木材……

    李世民虽然不是什么穷苦出身,但也能够理解这种做法。

    百姓们太穷,见识也不多——有时候正因为穷所以才没什么见识,他们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子女和长辈的生存,而这必须要精打细算,能买便宜的,就绝对不能买贵的,能便宜一分一厘那都是好的。

    哪怕这个东西比同类便宜的太多,那也还是要买——不为别的,省下来的钱,说不定就能救了自己的家人,看病也好,稍稍吃得好一点不要死掉也罢……

    所以,他们选择购买这些便宜的木材,完全是情理之中。

    徐道覆也是看准了百姓的心理和需求,才会这么做。

    【徐道覆和卢循起兵的时候,是义熙六年。】

    【是的,时间一晃而过,已经从义熙元年到了义熙六年。】

    【这一次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