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这边处理不当之后,在其他地方也没有处理得当。
刘邦摇头。
还是那句话,你还不是皇帝呢!
作为皇帝,那选择和腾挪的余地自然是要多上许多,自己的喜好也可以更自由地展现。但杨勇又不是皇帝!
作为晋王的次子杨广能够表现得那么好,那作为原本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接受了重点培养,又和弟弟们有一定年龄差距的杨勇,怎么就不能表现表现呢?
他总不能觉得自己的地位就那么牢固,觉得那些原本支持他的人不会换个人支持,觉得皇帝和皇后真的不会换个太子吧?
那他可真的就是没救了。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不知道他这些年到底是怎么学的。
要知道,那些人如果觉得收益高于风险,或者觉得十分有必要以至于可以接受一定风险的话,他们是连皇帝都敢试一试换掉的。
更何况太子?
【最先改变态度的人是皇后。而隋文帝本人,也颇为重视皇后的意见。】
【当然,这种改立太子的事情,皇后有了想法不够,隋文帝再重视皇后的意见也不够,还需要隋文帝本人真的有了这个决心——要说这种想法的话,其实隋文帝本人早就已经有了,根本不需要皇后影响。】
【毕竟,作为年长的皇帝,且个人性格又极度多疑,杨坚早就已经对杨勇有了不小的意见了。】
【比如,曾经百官朝见东宫,杨坚便觉得这是违反礼制,并且非常怀疑杨勇;再比如,一次重臣高颎劝谏,杨坚觉得这是因为高颎和杨勇是儿女亲家所以帮杨勇说话……】
【杨广瞅准机会,不断地给杨勇上眼药。】
【他使人告诉隋文帝,太子杨勇生活奢侈——这点非常让节俭的杨坚不满,又说太子经常私下里找人算卦,算到隋文帝快死了就非常高兴——杨坚听到之后既愤怒又悲伤,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他是相信了。】
【至于为什么杨广上眼药这么顺利,一来自然是托了杨坚本人多疑性格的福;二来,则是因为杨勇本人也确确实实对杨坚多有怨言,他经常私下里怨怪杨坚乃至独孤皇后,这些还都被杨坚派人听到了。】
【总而言之,经过这么一番操作之后,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