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过得不容易,日子苦,但是究竟有多苦,他们估计也是不知道的——这种人想象中最苦最累最难熬的日子,说不定也要比普通百姓的真实情况好不知道多少
……
反正,真的让百姓活不下去的朝廷,百姓也会让朝廷活不下去的
而且反抗还是有用的,如果不是隋末闹得这么沸沸扬扬惊天动地,也不会让唐朝初期那么正视民生问题……唐太宗本人可能确实比较重视民生,但是能让朝堂上下都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因为之前的隋末大起义
那确实
不只是唐朝吧,基本上只要之前经历过大规模的起义,那么后来的这个朝廷在最开始的时候都能稍微重视一下民生问题的——至于说这个“稍微”是多少,那就看情况了
然后过上几代就又看不起百姓,不把百姓当人,不在乎什么民生问题了
所以朝廷就开始迎来各种各样的起义了呗,然后直到最后全天下都忍无可忍,出现大规模起义
……】
这段内容,引发了大量百姓的共鸣。
不论是尚且生活安稳,能够平静度日的百姓,还是已经陷入动荡之中,被风浪裹挟不知路在何方的百姓。
他们所求的……其实也不能说很少很少,比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家都希望日子能够越过越好,子嗣能够有个好的前程,自己能够有些富裕的生活,自家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有所提升……
还希望朝廷能够减免赋税,能够少征或者免征徭役,希望……
但是这些都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是以后、是未来,是对可能的将来的畅想。
这种畅想——如果达不成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左右都是他们自己的想象,从没有人认为这就一定能够得到实现。
而他们唯一不能退步、要坚持想要获得的,其实就是三个字:活下去。
只要能够活下去,那么其他的都可以是次要的。
而若是只是遇到一个不做人的地方官员,或者朝廷发布了一两个不做人的诏令——比如征发徭役,比如增加赋税等等,一时间其实他们也是能够忍耐下去的。
没办法,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拿什么和朝廷对着干?拿什么和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