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事情都随自己心意,其他都不在乎的情况的话……安禄山为什么能够掌握边关十五万精兵,并且成功让这些精兵愿意跟着他发动叛乱,这其中的原因好像也找到了。
-
与皇帝们不同,不少时空的太子,都觉得自己在这段内容中找到了共鸣。
就是这样,他们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好好的太子,名正言顺的储君,结果整天里如履薄冰,心惊胆战,白天黑夜都在绞尽脑汁地想要稳住自己的地位——除了对付那些野心勃勃的兄弟,最关键的,还是要揣摩自己的好父皇的心思。
某位太子当下就冷笑一声:“呵!没儿子之前,那位是忧虑不已,天天盼着儿子出生;有了儿子以后,就又开始嫌弃儿子,恨不得自己没有这个儿子了!”
那位,当然就是指当今皇帝陛下;而这个“儿子”,则是在说他自己。
没有儿子之前,皇帝整天都期盼着儿子降生,以进一步稳固自己的统治,也因此将这个儿子立为了太子;等到真的有了儿子有了太子之后,没多久,就又开始觉得这个儿子碍眼了——这是太子在这些年绞尽脑汁的思考之后,终于得出来的结论。
不是他这个太子做的不好,也不是他这个太子有什么非常不合适的地方,仅仅是因为,他这个太子不受皇帝待见而已。
他应该庆幸,他的这个父皇还不至于像是李隆基一样,能够随便决定直接干掉三个儿子。
【评论:说实在的,破坏很容易,但是建设太难了,真的太难了。所以很多农民起义军不懂得如何建设,其实也不奇怪……】
【回复:那确实,破坏确实是非常容易,只要能够拉起来一支足够强力的队伍,然后开打就行了,这种开打的状态,坚持的越久,破坏的效果就越强
……不,其实破坏也不是很容易吧,虽然和建设相比起来好像容易一点,但是这种能够造成破坏的强力队伍真的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拉起来的啊!
这倒是,但是在能够达成破坏这个基础上来讲,确实是建设更难,因为许多能够做到破坏的人都做不到建设,至少做不到有效建设
我懂,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建设就像是创造一样,无中生有(?),但是破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