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早就是能够生育后代的年纪了,如果情况正常的话,即便宋哲宗赵煦英年早逝,那也应该能够留下一个年纪比较小的儿子。
虽然尚且不能亲政,但完全可以作为继承人,继承皇位,然后由太后摄政,加之辅政大臣……足以一路为这个幼主保驾护航,直到他成年,可以亲政。
而那个时候,说不定太后也崩逝了,完全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手朝政。
这就是最理想,最顺利的发展了。
但是,赵煦不仅英年早逝,而且还真的没有留下任何子息。
这——就完蛋了!
但如果看父辈的情况,这还不能怪罪到宋哲宗的身上去。
宋神宗……他又是个什么情况?!
怎么,生了十四个儿子——这是好事儿啊!皇室人丁兴旺,国朝兴盛,这一向都是大好事儿。
反正又不是养不起,也不是未来没处安排他们,能生那就生,生多少算多少,生出来的最少可以繁衍大宋宗室,而要是运气好,得天垂幸,生出来了一个天造之才,那就是整个大宋的大喜之事!
但是,怎么,生出来了十四个,但是直接就有八个早夭了?
这概率,甚至都不是对半开,而是早夭的比活下来的多!
哦,还有,活下来的六个皇子中,排行老二的那个,还是个患有眼疾完全不可能继承大位——同样的,估计也不能处理什么政务,只能富贵闲人一生的家伙。
这样一来,活下来的六个皇子,其实也可以打个折,算是五个半。
这么扒拉扒拉,如果宋哲宗英年早逝,且没有留下儿子,那么大宋能够选择的皇位继承人,数量确实是不多——最多,只有四个。
而这四个之中,宋徽宗赵佶——这个非常有古怪的家伙——还真就是年纪最大的那个,非要说的话,也能符合“立长”这个理由。
-
赵匡胤猛地抬头:“还真的是早早就给死了?!”
他原本就在思考,宋神宗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个什么情况。
是早早就给死了,所以儿子才这个年岁,所以太皇太后还能够有精力体力摄政;还是说,没有早早地死了,只不过这个六儿子也已经是晚年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