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一段内容的北宋百姓们,俱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还能说什么?他们又能做什么?
当朝廷真的这么做的时候,当朝廷真的要推行这些政令的时候,当朝廷真的只想要钱其他一切都不在乎的时候——他们能做什么?
他们不可能不吃盐的,不吃盐,那是会死人的!
但是,如果盐价真的走到那个地步,那他们也是不可能买得起的——势必要减少吃盐的量。
至于说造反,起义,那当然也确实是一条路,甚至,那可能是最有效的一条路——当大量的百姓真的选择起义,当起义的规模确实够大,那朝廷可能出于恐惧、出于“知道了不能这么做,不然就会被打,就会产生更大的损失”的情况,放弃这样的政令。
或者,至少,把政令稍微改一改,不敢太过随意。
虽然起义可能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但如果真的能够有这样规模的起义,那确实还是能够对朝廷起到一定效果的。
可问题就在于,起义这种手段,虽然非常有效,但也基本上是人们最后才会选择的那一条路。
——这还是在已经看了这么多个起义故事,对起义不再那么陌生,也不再那么恐惧,对朝廷和皇帝也不再那么畏惧敬畏的情况下。
放在之前,那说不得有多少人,最后直接死掉,或者找个别富商、大族、官员复仇,也不一定敢于去参与起义。
现在,敢于起义,敢于想一想如何起义,并且还在不断设想“如果起义了,到底该怎么做,吸取怎样的教训……”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但不到最后一刻,不到真的能够下定决心的时候,他们还是不愿意走上这一条路。
所以,在不发动起义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对抗官府的这些畜生不如的行径呢?
商人们同样倍感无望。
本来,前边有个市易法,就已经让他们觉得前途无光,无比黑暗,简直是要活不下去的节奏了;结果,现在,竟然又来了盐业专卖和茶叶专卖?!
还是那句话,大宋天下,大量的百姓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
这些百姓,或者去当了佃户,或者,就是去做了商人——鉴于官府不如其他朝代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