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次与朱戈沟通过。虽然崇祯也没有做过情报工作,可是作为后世之人,对于情报工作还是多多少少能讲一些自己的理解。再加上李若琏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调教,这个小子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而且朱戈天生就有做这方面的天赋,如今崇祯麾下的情报工作很快就步入正轨。而对于这个机构的命名也算是最终确定下来了,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名字已经被用废了,崇祯按照自己的喜好起名暗卫。
李来亨麾下兵马扩到三千人,其中骑兵八百;阎应元麾下兵马扩到两千人,这两千人马均为骑兵。
这两部兵马可是从黄蜚、黄得功、李成栋三人麾下抽调出来的精锐兵马,对外在名义上归于史可法麾下,而实际上则是直接听从崇祯的指挥。
所有人马整顿完毕后,崇祯带着这两部兵马随史可法前往扬州,尽管拿下了黄得功、高杰二镇,崇祯却是也不敢放松下来,继续进一步谋划,在清军南下之前,他不但要拿下南京,掌控朝堂,更是要稳固好南明的防线。
崇祯知道,如今的这段时间,在历史上是个空窗期,也是给他留下的最后一点宝贵时间。
山海关战役后,清廷在吴三桂的接引下,轻易地占领了北京和及其附近地区,这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意外,所以在进京之初,他们在总体战略上没有定见。甚至有些满洲权贵想的是大肆屠戮、捋掠一番,留兵镇守。
而多尔衮也仅仅是因为当初皇太极曾经说道:“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所以不同意就此止步。但是多尔衮对于移都北京以图进取到多大范围,心里还是没有底的。
所以此时清廷的进取还是比较保守的,他们把清军准备接管的地方仅限于河北、河南、江淮,即长江以北,甚至于示意“不忘明室”的南方汉族官绅可以“辅立贤藩”,共保江左。
当然做出这个政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清军入关之初,兵力有限,特别是满族人口稀少,补充兵员非是易事。
而不论是大顺控制的地区还是南明控制的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实力不弱。贸然进攻,胜负难料。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清军除了对大顺还保持军事上的压制外,对南明则是摆出了一副不管不问的态度,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