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她可佩服袁清了,一边看书一边烤鱼,什么时候该翻面,看都不需要看,时间掌握得正正好,让她十分羡慕。
等烤得多了,她也习得了这经验,看前面背过的内容,不让心神完全沉浸进去,同时数着看的页数,差不多看个三四页就该翻一下。
说到底,这种时候一心二用的看书,效果不是那么好,旨在巩固。
“呃,一时晃神没留意。”袁清解释,又看向她的烤鱼,提醒道:“你的能吃了。”
宋英瞧了瞧自己烤的,确实已经熟了,便分了袁清一半,一边吃着一边继续烤。
照例是约么辰时,袁清回到了书院,因为县试还未结束,今儿书院里并没有正式的讲经课业,书屋里读书的同窗也不多。
他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如此反复几次,才让郁躁的心平静了些,提笔准备写策问。
旁边的刘小姐相好的书生蒲彦见了,不由调侃道:“不是说第一道四书题你和沈兄半年前在文府上看到过么,怎么,袁兄还是担心取不中?”
往常袁清写文前,可不像今日,还得深呼吸一会儿,才能凝神静气。
袁清对他笑了笑,回答道:“不到最后发案,谁能真正确定自己能取中。”
“这倒是。”蒲彦点点头,也埋头写文章去了。
太阳越升越高,阳光从窗户洒进了来,照得身上暖了些,但裸露在外的手指仍是冻得微僵。
不过,袁清习惯了,偶尔停顿下来搓一搓、给快要凝固的砚台加加水,并不影响思路。
就在他又一次停下笔,给砚台加热水的时候,几个住在外面的同窗走了进来,在说笑着什么。
“我看他就是昨晚回去想了一夜,越想越觉得这是门极好的亲事,今儿才会又去回春堂。”
捕捉到‘回春堂’三字,袁清下意识望过去,等待着他们的后文,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回春堂就三个人,还未说亲的只有宋英与林文轩。
而自己的同窗们,应该不大可能背后议论一个姑娘家,特别自己之前影儿都没听说过,所以他们口中的亲事,更大可能是宋英的,有人看上了宋英。
果然,又一个同窗嘲讽道:“真是打得一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