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玉器,玉佩,珊瑚,玛瑙,宝剑,字画。反正郑旦也不懂,但是听着比较厉害,都是世上仅此一件。还有来自周边国家的特色美食,没错,是美食。
郑旦突然想到了臭豆腐,想着回去一定要做点吃。最不济也是那种王致和臭豆腐吧。做好了就让小安子闻。想到这,不由得露出坏笑……
“有请下一件拍品,镂金帛扇。起价五十两黄金。”拍卖师边说边做了个“请”的动作。
两个身材曼妙的女子徐徐走上台,一个女子手托一个长方形木盘,上面放着一把折扇。待女子站定,另一个女子双手托起折扇,向各个方向展示一番,然后“刷”的一下打开,各种摆poss展示。
金光闪闪,着实晃眼。只见这扇,扇骨全部黄金打造,十六支扇骨都镂空雕刻,花鸟鱼虫、山水古树,各不相同,可见工匠技艺之超群;再看那丝帛扇面,是分嵌在这十六支扇骨中间的,也就是说丝帛从黄金的内部穿过,严丝合缝,这是什么技术。如此薄的黄金,中间穿着丝帛。
这扇看起来不伦不类,因为平日里的扇子,都是只露出下半段扇骨,上面是整张的帛或纸,便于书写绘画。但这把扇,像是刻意突出这惟妙惟肖的雕刻技艺,将十六支扇骨全部置于外侧,且扇骨下窄上宽,做工流畅。这扇拿在手中,绝对是装波神器,全场最靓的仔。
但是,拍的人却很少,为什么?
话说:文不离扇,武不离剑。文人墨客,手拿折扇,这是标配,但是人家不拿黄金,用的是木、竹。人家真有钱,那就是玉骨。这把金扇,对这些有钱人来说,只用来收藏。
但是我们的郑旦,出生于现代,看见黄金就挪不开眼。恨不得自己全身上下都戴满黄金。于是当郑旦看到这把折扇的时候,口水都快拦不住了,目露金光。
“一百两黄金”,二楼另一侧传出声音。
郑旦大约换算了一下,按最“轻”的汉朝,两换克,还折合60万人民币呢;按现在标准换,大约200万人民币。还不说人家的工艺。但这毕竟不是21世纪。
郑旦觉得国师这么大的人物,肯定拿得出来吧。于是赶紧拉住国师的袖子,激动着,“国师,国师,我要这个扇子。你有钱吗?你帮我拍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