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
金蝉子和唐三藏的论道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
金蝉子认为如今的世尊,也就是广成子如来佛志不再普渡众生。
只是想借用佛教这个平台攀升到更高的境界。
相反紧那罗师兄才是心怀众生。
只可惜紧那罗师兄被迫害,被诬陷,最后甚至被赶出灵山。
金蝉子想为师兄平反,也想重新树立佛教的风气。
换句话说,金蝉子想和如今的佛教打擂台,要么他成为新的世尊,要么就立个新大雷音寺。
为了实现金蝉子心中伟大壮举的第一步就是复苏。
金蝉子需要唐三藏认同他。
如此,他才能与唐三藏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整体。
但麻烦就麻烦在,唐三藏被洗脑的十分严重。
这一路西行,金蝉子虽然没有身体控制权,但却偶尔能以旁观者的姿态观看唐三藏一路上的喜怒哀乐。
金蝉子已经确定唐三藏是灵山佛教的狂热信徒。
这种狂热让金蝉子也有些无从下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论道。
目的就是打破唐三藏对灵山的滤镜。
只有成功打破滤镜。
才方便金蝉子展开下一步计划。
“佛说,众生皆苦,唯有学习佛法方能使众生渡过苦海。”
金蝉子的声音宛如洪钟,在虚空中回荡。
“玄奘,你可知何为众生?”
“为何众生需要你来普度?”
唐三藏微微颔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
“玄奘不才,但也饱读佛经,古往今来,大德们对众生多有定论。”
“而小僧认为众生便是六道之中,为贪嗔痴所困,在生死轮回里不得解脱的生灵。”
“我们师徒四人西行取经,正是为了普度这些受苦的众生,用佛法的智慧,驱散他们心中的无明。”
金蝉子闻言,微微摇头,目光如炬。
看唐三藏的眼神越加的柔和。
唐三藏心中所想和当年的金蝉子一模一样,但想通过传道的方式普渡众生注定是失败的。
“玄奘,你所言固然有理,但过于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