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迟到定有缘由,不可轻易责罚。”吏部尚书卢凌言辞激烈。
“哼,若都如王俭副帅这般,军令岂不是如同儿戏?柴赢主帅浴血奋战,难道不应得到更多的赏赐?”礼部尚书郑尚毫不退让。
兵部尚书李弥皱着眉头开口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王俭副帅已经尽力而为。若不给予一定的功劳,恐寒了众将士之心。”
户部尚书萧玄一声冷哼反驳道:“哼,主帅柴赢之功,天下皆知。若不重赏,何以激励后人?王俭副帅之过,必须有所惩戒。”
刑部尚书厉声道:“军法如山,不可违背。王俭必须受罚,以正视听。”
工部尚书范历摇摇头:“不可一概而论,王俭副帅的情况特殊,当特殊处理。”
朝堂上的争论声越来越大,群臣们纷纷加入各自的阵营,有的支持王俭,有的力挺柴赢,皇帝赵胤微微赵胤皱眉,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众卿不必再争。柴赢大败蛮族,功不可没。王俭支援迟到,确有过错。但此事需仔细斟酌,不可草率决定”。
皇帝赵胤见状也是直接和稀泥。
然而,群臣并未就此罢休。吏部尚书卢凌再次出列,“皇上,王俭副帅多年来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此次虽有过错,但功过相抵,仍当封赏。”
礼部尚书郑尚怒视卢凌,“皇上,王俭之过不可轻饶。柴赢主帅才是此次胜利的最大功臣,当给予最高的荣誉和赏赐。”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皇帝赵胤面色阴沉,心中也在权衡着此事的利弊。柴赢的功绩不可否认,但王俭也并非一无是处,而且现在不止是关乎到柴赢和王俭,而是两个党派的争斗,如何平衡二者,成为了皇帝赵胤心中的难题。
“崔尚书令?此事你怎么看?”
皇帝赵胤目光看向一直没出声的崔易。
崔易眼中眸光一转,缓缓走出,躬身道:“回皇上,臣以为,主帅柴赢之功当重赏,以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而王俭副帅之过,也应给予适当的惩罚,以正军纪。如此,既能彰显陛下的公正,又能稳定军心。”
皇帝赵胤微微点头,陷入沉思。朝堂上的群臣也都安静下来,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过了许久,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