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一切都是官府花钱雇佣百姓做事,如此一来等于变相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同时还给了他们多赚钱的机会。
等到百姓们慢慢富足起来,而且深刻感受到了朝廷的好处,到时候人心所向,再朝那些世家豪族开刀分田地,也就自然没人会再跟着造反起义。
如此就可以避免了之前武国的那种内乱。
可谓是因地制宜,分而治之。
此外,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头脑聪明的世家其实也可以得到好处,家族想办法转型即可,不要眼里只有那些土地,又或者一门心思想要把控对于教育的垄断。
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行不通的,或许干脆放弃那些田地,变卖之后用来投资实业,如此既不会得罪武国朝廷,也可以避免家族未来遭殃。
甚至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讨好武国女帝,得到一些额外的封赏,更有可能通过实业或者商业贸易使得自己家族更上一层楼。
而不是抱着那些根本带不走的土地使得家族自取灭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武国面临的是鲁国的声讨。
卫国一贯都是鲁国的附庸国,现在被武国灭了,鲁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可鲁国也不想和武国直接兵戎相见,于是派出使团要求武国给一个说法。
对方的态度很强硬,鲁国大军已经屯兵边境,只要武国不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鲁国不惜一战。
其实也就是做个姿态而已,鲁国这边陈兵边境,另一边武国就做出了回应,佟大纲的第一军直接压上和对方对峙。
对于谈判,周海可谓是老手,况且鲁国想要的不过就是一些利益而已。
但对方却狮子大开口,居然讨要卫国之前一半的领土,还要武国从此以后向鲁国称臣。
对此,武国的态度也很坚决,土地那是一丝一毫都不会给鲁国,除非鲁国有本事自己动手抢夺。
至于称臣的话,除非鲁国可以打得过楚国,因为按照道理来说如今的武国那可是楚国的附庸国。
每年都会给楚国进贡,你现在鲁国想要我称臣不是不可以,但你要让楚国同意才行。
其它的一切都好谈,鲁国假如愿意放开边贸的话,武国甚至愿意每年也给鲁国一些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