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拿着这本法文书籍,跑到市里面的图书馆,找到了一堆法语有关的词典。硬是一字一句的以抠字眼的方式,将手中的书籍并不通顺的给翻译了一遍。
最后还用汉字夹杂着汉语拼音的方式方法,将那些她并不会读的法文,给标注了起来。
这是在学英语之后,即便老师再三强调不可以这么做,源琢月记不住那些音标的发音时,悄咪咪搞的小动作。
当然在课本上,是用铅笔写的,方便她随时都能够擦掉。
后来家里的老人,在知道她已经开始学英语了之后,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非要教她学一些简单的俄语,能够和别人问好打招呼的那种。
她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用这种汉字混杂拼音的方式,来帮助她认识这些陌生的文字以及语言。
虽然从小学到高中的老师,都不是很赞同她这么做,奈何这样子的方法,真的是相当的好用。
甚至于到了后来,看着那些汉语混杂着拼音的标注,虽然在不看旁边的逐句翻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念个什么鬼东西的情况下。
她也可以较为流畅的,将自己笔下的鬼画符方式,将法文版的《小王子》给较为通顺的念上那么一遍。
可是等到上了初中之后,原本这些‘知识’已经被源琢月所淡忘。
但在网上看到各种文章,其中就有人赞叹,法语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于是源琢月又将那些丢掉的东西,给捡了起来,还特意为了装逼而多练了几遍,在外面到处瞎念。
但这样优美的语言,却被自己的小伙伴评价,好像喉咙里卡了一口痰,要吐吐不出来,要咽又咽不下去。
源琢月当时有些愤愤不平的反驳。
但现如今回想一下,自己小伙伴的形容,的确还是有那么几分贴切。
源琢月对于手中这本书籍内,对自己以汉语拼音所混杂标注而成的读音,其实已经处于一种相对陌生的状态。
就算在心里默读的时候,看着书本之上的那些鬼画符,一字一顿,处于一种卡壳的状态。
源琢月不由的感慨,还是小时候的自己,精力充沛,劲头十足。
现在这些她看一眼就觉得头晕眼花,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