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烧得热乎乎的炕上,背后靠着被垛,腿上搭着条薄被,就着炕桌上摇晃的烛光聊天。
付宁把自己的任务说了一遍,黄疯子不给他解释,他早就抱着回来问罗旭的心了。
“二哥,他们为什么非得弄出我这么一个中转站呢?你们的情报直接发给参谋部和绥远将军不好吗?万一我这里耽误事了怎么办?”
罗旭手里拢着一杯热水,氤氲的水汽蒸得他眉眼舒展,刚才他们几个要往草原深处闯的人互相通了通气儿,他得到不少内幕消息。
结合付宁刚才说的,他可以看出不少东西。
为什么非得设一个中转站呢?
为了平衡。
绥远将军张绍曾是原来第二十镇的统制,是滦州兵谏的发起人,他能力没问题,但是他不是袁世凯的嫡系,大总统不说信任不信任,从根儿上就得防着他。
库伦的叛军是对着内蒙古东、南、西三个方向全面出击的,直面兵锋的不仅仅是察哈尔,还有林西、热河、丰宁、绥远,甚至还有阿尔泰、科布多。
这中间牵扯的可不只是一家势力,也不是都听袁世凯的,他想调动这些兵马也不容易。
张绍曾这次就任绥远将军,本来还想把原来二十镇的兵马聚集起来,但是大总统没同意,不仅没有让他带着原来的部队,其他部队也没调配过来,只让他随身带了二十镇的一个营。
说到底,就是怕他在绥远重新集结自己的力量。
而要说信任,第一师的何宗莲是北洋系的人,奈何第一师太不给力,屡战屡败,几乎全师都要退守张家口了。
现在的塞北战场上就是这么一种诡异的平衡,信任的人干不成事儿,干得成事儿的人不信任,就僵持住了。
但是外蒙的攻势猛烈,容不得他们内斗了,所以必须先放下成见,统一对外。
战场广袤,战机瞬息万变,不能只等着参谋部的指挥,得有一个统一的靠前指挥,论资格、论能力,张绍曾最合适。
但他一个绥远将军,级别上跟察哈尔都统是平起平坐,跟驻守洮辽、热河、多伦等地的军队又不是一个派系,指挥起来不一定顺畅。
现在的情况有点儿像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谁也不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