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传承。
道人盘坐山巅,问于天地。
“何为武?”
天地无声,只有熊虎相搏,厮杀正酣。
虎能伸爪,灵巧游动,有降服百兽之能。
而熊体厚实,力大克敌,口牙森寒。
二者相争,搏杀之道。
而熊虎之旁,老树被破开树皮,便有新藤攀缘而来,寄生树身,夺取汁液。
树身蕴毒,要杀缠藤。
相缠相杀,生机之争。
云气卷舒,风意呼啸,天光大日被遮掩,便有雨落雪飞。
天地生万物,朽枯残弱者,不可得长生。
于是雪覆劫生,要杀弱以济强。
弱者不甘死,于是争劫破霜,要抗逆天地之法。
此是不甘。
武,就是如此。
武修,宁以体魄相杀,要以一点不灭真意,护自身周全。
便是心中一点不甘。
人,如何不能胜天地!
可胜万物!
争胜,便为武!
不争不胜,谁来谈武?
虎眼赤红,啃食着熊心。树身枯萎,缠藤如蟒。风云消散,大日喷薄,万灵欢喜天地迎春。
道人睁眼,魂魄之间,落下了一点真意。
此痕,就名武魄。
争而能胜,此道能进。败而不死,此道可续。
护心魄,斩法破道,是为道也。
随同落下的,还有数点道韵。
磐石,执锐,巨相。
身如磐石,立地生根,不动不移,稳固万物。
手拿锐器,锋锐自生,能屠血剃甲,乃是战斗所用。
力顽高妙,可称巨相,一分力能用出十分力道,便可使力如巨人,刚猛万钧。
除却这些特殊,高级道韵,最为基础的道韵,便属土系最多,有十八点,金痕四点。
毕竟,其中四颗,是筑基境的武胆。
虽然不是斩杀他们所得。
但凝练的武胆中,含有他们的真意,也就是道韵凝练之物。
自然有少量道韵遗存。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