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十一)(3/9)
  岐伯哈哈一笑,解释道:“这个‘临’啊,其实更直白,就是不管太过还是不及,只要它们跟天地的节奏对上号了,我们就称之为‘天符’。只不过呢,这变化的大小、病情的轻重、甚至生死的时间早晚,就各有各的不同了。就像咱们平时看天气预报,同样是下雨,有时候是小雨绵绵,适合谈情说爱;有时候却是暴雨倾盆,得赶紧找地方躲雨,不然就成了落汤鸡啦!”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岐伯你这一比喻,朕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么说来,咱们中医看病,还得先学会看天象咯?”

    岐伯点头微笑:“正是如此,不过话又说回来,看病这事儿,可比看天象复杂多了。比如说吧,咱们人体上有个穴位,现代叫‘足三里’,在古代那可是养生大穴,相当于身体的‘小太阳’,能温补脾胃,增强免疫力。要是遇到个‘加’年,咱们就可以多揉揉这个穴位,给自己加把劲儿,跟那不好的气候斗一斗。”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哦?这足三里如此神奇,那要是病了,是不是也能靠它缓解?”

    岐伯笑道:“那当然,不过单靠穴位还不够,有时候还得配合点‘秘方’。比如说,有个方子叫‘四君子汤’,听起来就像是四位翩翩君子,温文尔雅,其实它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组成的。咱们现代人换算一下,大约是用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一天一剂,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那可是大有裨益。当然了,这方子得根据个人体质调整,不能乱吃哦。”

    黄帝点头赞同:“嗯,这方子听起来就很有学问,跟咱们的天人合一理念不谋而合。那脉象上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岐伯说:“脉象啊,那可是咱们中医的独门绝技。比如说,遇到个‘加’年,如果脉象弦紧,那可能是肝胆之气不舒,得疏肝解郁;如果脉象洪大,那可能是体内有热,得清热泻火。这就像咱们观察河流,水流湍急可能是雨季来临,水流平缓则可能是晴天。所以,摸准脉象,就能预知身体的‘天气’,提前做好准备。”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哈哈,岐伯,你这么一说,朕觉得咱们中医真是太有意思了,简直就是一门‘人体气象学’嘛!”

    岐伯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