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 第144章 爆了,全爆了怎么全都冲着楚世昭去的(1/6)
    李瑾在这次勤王之事的态度上是积极的。

    永晋帝时期,他对于节度使的态度还是相对宽容的,没有采取很多过激的手段。

    在最早在位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劝说永晋帝要强力废除节度使在各地藩镇上的地位和权柄。

    但永晋帝拒绝了,他在通过最初的维稳过后,不断地安插调度官员,以缓慢的速度试图控制地方。

    这倒不是永晋帝不想压制节度使的力量,而是三代积弊,你指望还在事业初期的永晋帝办事,几乎不可能。

    晋阳李氏的崛起,恰好就身处于这个特殊的时代。

    而且永晋帝在位期间,节度使和朝廷的关系还真不是貌合神离,明面上都是尊皇,听从旨意的。

    真正关系剧烈变化,是永晋帝驾崩以后,楚世煦一继位就联手大族推出了削藩政策,直接将桌子给掀了。

    打赢了还好说,打不赢,这就是大周王朝覆灭的第一步。

    事实上,楚世昭继位,他也会削藩,但是楚世昭分派系,有些节度使是忠于朝廷的,有些是不忠的,打一派拉一派,等到权力彻底集中的时候,那楚世昭还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桓节和李瑾,在楚世昭这边都是拉拢过,并且并肩作战过的节度使。

    这一次长安被围,他们也是最先响应的节度使,所以楚世昭还是能看出来,父皇在位期间,这些节度使对朝廷的态度还是恭顺为主的。

    不得不说,自从楚世昭替大周王朝守住了一次国门,这些时日,楚世昭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原先很多人不乐于向他示好,像现在,除了自诩名门的韦氏还没有松口以外,杜氏和王氏的态度都有所缓和。

    杜氏是典型的和谁都能处,只要你别有落势的日子,他还是能给你一点助力的。

    王氏更多的还是给永晋帝表面上的面子,毕竟永晋帝现在实在是太‘宠溺’身为老四的楚世昭了。

    而在桓节还在长安之中四处与人结缘之际,晋阳的勤王之师也抵达了长安。

    有了桓节的例子,长安接待晋阳援军的待遇不降,引在前头的正是李瑾的长子李晟明。

    随军的还有李凤宁。

    这一趟东宫楚世煦显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