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 第165章 王槐主动投靠,晋王党的势力日益扩张(1/6)
    永晋帝早在叛乱之前,就已经下令让桓盛担任东南总督,提前管辖,防范东南方向可能会出现的叛乱。

    但是,在桓盛还没有抵达南方之前。

    白袖军的起义就已经爆发了。

    这场起事,完全打了永晋帝一个措手不及。

    像这种起事,最好,也是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在有苗头之前,就把他们给摁死,否则就会后患无穷。

    所以,永晋帝还有一次弥补的机会,那就是在白袖军没有成型,没有成势之前,就派遣重兵将白袖军的起义给碾了。

    这就是为什么,永晋帝这一次的出兵能够那么果决的缘故。

    至于匈奴人?

    经历了长安之围以后,匈奴王庭的实力,在永晋帝判断下来,应当是大有衰退,短时间应该没有办法组织起什么强大的力量入境。

    而白袖军的起事,要是能在三个月内就平定的话,就完全不需要考虑匈奴人这边的动静。

    楚世昭对于这次调遣,不能说是欣喜若狂,但在他的判断中,好处可太多了。

    第一,无论是楚世昭麾下核心的班底将卡蓝殊和韩顾,他们这会儿都在南方。

    一个人永远成不了事。

    这是楚世昭心里最清楚的。

    刘邦有汉初三杰,李世民有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朱元璋同样有着无数悍将。

    诚然楚世昭一个人可以独挡一面,可是他不可能做到北方南方全部兼顾,到处跑来跑去征战。

    比如说南越这块地方,楚世昭就需要一员大将镇守,高句丽同样需要一员大将驻防。

    而且在这些班底中,楚世昭能清晰地分辨出来,哪些人是完全值得信赖的。

    像皇甫坚这种。

    楚世昭已经是表露出善意和极大的争取,皇甫坚同样忠于朝堂,但是这个人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太忠于朝堂了。

    他的立场是,朝堂说什么,他干什么,不会因为当权者是谁,不会因为主公是谁而背叛了信仰。

    这一点,非常相似于皇甫嵩。

    明明有着很大的机会拯救汉室,也明明具备成为一方枭雄的资格,他有着比曹操更优越的条件,甚至能当上权臣。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