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笑着说:“每日工钱五十文,包吃包住,做得好还有额外赏钱。”】
【劳工们小声议论:“这钱,够养家不?”】
【赵福赶紧补充:“附近集市都是我大明商户,东西实惠,你们挣的钱足够生活,还能攒下些。”】
【在传播精神娱乐方面,一群说书人来到南洋小镇。】
【说书人张老汉摆好桌子,敲起醒木,大声吆喝:“今儿个给大伙讲那武松打虎!”】
【一开始,台下人稀稀拉拉,可随着张老汉绘声绘色地讲述,听众越来越多。】
【一个当地青年听得入迷,结束后拉着张老汉问:“这武松真这么厉害?”】
【张老汉拍着胸脯说:“那还有假?我大明英雄辈出,这样的故事多着呢。以后我天天来讲,保准让你们听个够。”】
【李定国站在新建的南洋学院讲堂前,望着台下数百名身着大明服饰的当地孩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转身对身旁的学政说道:“这些孩子,日后便是大明在南洋的根基。教材编写得如何了?”】
【学政躬身答道:“回将军,已按照礼部要求,将《三字经》《千字文》译成马来语,还加入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与大明物产图谱。”】
【李定国微微点头:“甚好。明日起,所有适龄孩童必须入学,违者家长罚银十两。”】
【学政面露难色:“将军,南洋百姓多以渔猎为生,恐不愿送孩子读书……”】
【李定国冷笑一声:“不愿读?那便告诉他们,入学者每月可领三斤粮食。若有人闹事——”他忽然抽出腰间佩刀,“本将军的刀,可不管他是哪国百姓!”】
【与此同时,马六甲港口的大明织造厂内,机器轰鸣。】
【一位荷兰商人站在厂房外,望着进进出出搬运布匹的当地工人,满脸疑惑地问翻译:“你们大明为何给这些野人发工钱?直接奴役不是更省事?”】
【翻译尚未回答,厂长王顺正巧路过,接口道:“这位先生有所不知,我大明施行仁政,岂会行奴役之事?”】
【荷兰商人嗤笑:“仁政?我看是另有图谋。你们给的工钱,够买米都不够,还不是变相让他们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