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外。

    百姓们得知沈遇安下的命令,有人不愿意了,人数还不少。

    “为什么?玉米和红薯收成比稻谷多,我们想全部种红薯和玉米。”

    面对百姓们的声音,沈遇安也没选择逃避,而是从府衙内走出来。

    “诸位父老乡亲,请听本官一言。”

    南海郡的百姓还是很信服沈遇安的,他一开口,本是吵闹的百姓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沈遇安看着底下的百姓,也不怪他有些偏心南海郡的百姓,实在是南海郡的百姓对他这个知府也很爱戴。

    “大家都是种地的好手,也知晓这田地每年都要养上一养,不然上等的良田会变得越来越瘠薄。”

    “这次的玉米种子和红薯的根茎虽说不少,但本官作为岭南知府,不止要让南海郡的百姓丰衣足食,也要顾及其余三州八郡的百姓,余下的种子,本官要发给下面各县。”

    百姓们相顾无言,他们知道沈遇安说得对,田地每年是要养一养的,知府大人也不止是他们南海郡一郡的知府。

    见百姓们听得进去,沈遇安继续安抚道:“你们相信本官,等秋收后,全岭南的百姓,种出更多的玉米和红薯,解全岭南百姓贫苦之急,明年大家能种更多红薯和玉米。”

    他今年打算大干一场,就算全岭南的百姓们不能种上一半的红薯和玉米,也要种上三分之一。

    “再说,这红薯和玉米味道虽是不错,哪能就不种稻子呢?那今年的粮税怎么办?陛下今年可没减少粮税。”沈遇安打趣道。

    百姓们不好意思地呵呵直笑。

    有人出声道:“我们老百姓只知道要种丰收的粮食,倒是忘了稻子不能不种,知府大人海涵。”

    百姓们跟着那人求饶,有些憨厚老实的百姓眼看就要跪下。

    沈遇安示意衙役们把人搀扶起来。

    “行了,现在是农忙时节,大家回去收拾田地吧。”

    沈遇安说完,转身进了府衙。

    百姓们也不再闹事,三三两两离开了。

    很快,下面的州郡收到沈遇安的命令。

    一些闭塞的村寨,都有衙役下去传话,让留着田地种新粮食。

    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