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安本事大,岭南又是对方一手发展起来的,日后若是他遇了难处,还可以去信求助。
“这几个月本官已经把公务一一交给李大人,想来应是没有落下什么了。”
“本官有几个建议,不知李大人可要听?”
李大人立刻点头,就怕沈遇安不说。
“百姓的教化上还是不能落下,如今岭南的百姓虽然都有红薯和玉米,不至于挨饿,但一些村庄寨子,日子还是没多好,李大人可因地制宜,让百姓们吃饱穿暖。”
“本官会的。”李大人郑重点头。
“杨帮主他们,若是陛下设海上贸易司,便让他们归于此,若是迟迟不立海上贸易司,便让杨帮主他们归岭南水师。”
李大人有些为难,不过想到岭南的水师基本都是原先的三帮之众,便也不再拒绝。
“渔村和晏海村的作坊,属于沈家的分成,本官有意用于岭南的百姓。”
这两个作坊,如今的收入可不小。
这两个村子因为作坊,日子过得比南海郡内的百姓还富足。
“这两个作坊利润不低,沈大人舍得?”李大人打趣道。
“有何舍不得的,本官一开始的初衷,只是想让百姓们日子好起来。”
李大人眼底满是敬佩,这些时日,越了解,他越清楚沈遇安为岭南的百姓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