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不管母亲说什么,连忙点头答应。
叶珍珍笑道:“那背首诗吧,之前教给你们的。”
沈清阳立刻站出来,流利地背诵了《咏鹅》。
毕竟他已经七岁了,背得相当不错。
轮到沈清云时,她显得有点吃力。
不过叶珍珍还是给了他们鸡腿,并说:“学习好,将来就有吃不完的好东西。有能力的人是不会饿肚子的。”
孩子们一边啃鸡腿,一边听嫂子的话,乖巧地回答:“知道了,嫂子。”
齐大花心里很感动。
珍珍对她家好,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家里。
这个小姑娘真是个好人。
不只是齐大花,就连沈柱明也感激珍珍。
以前总觉得这个姑娘心思重,担心她心机深。但现在相处下来,发现这孩子只是聪明一些,其实心地善良,对家里人也很好。
她现在觉得,除了不是自己亲生的,珍珍跟自己的亲生没什么两样。
就算是亲生的沈清凝,也没有珍珍这么贴心。
其实叶珍珍没想那么多,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她在干部家庭生活时,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让她吃。
那时干部家的人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说珍珍最小,好东西要让给小的吃。
那时她读书成绩好,也常受到奖励。
长大后,叶珍珍明白那些都是干部们对她的关照。
她也习惯了不独享食物,学会了分享。
在物资紧张的时候,她更愿意把好东西留给孩子们。
一家人正享受着温馨的晚餐时光,齐大花突然端起一小杯热米酒:“珍珍啊,婶子得谢谢你。你看你来了我们家,帮了我们这么多忙,我们也没什么机会报答你。”
叶珍珍放下筷子,端起杯子与她轻轻一碰:“婶子,您太客气了!我在家里住得很舒心,大家都对我很好,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齐大花心里有些歉疚,她过去总觉得珍珍和自家孩子之间隔着一层。
但现在她意识到,没有血缘关系又能怎样呢?
有些人没有自己的孩子,领养的孩子也一样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