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愿意当老师的可以去加工厂当工人。岗位轮换,别的大队也不会说什么。”
听到这里,干部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成为老师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有机会先在加工厂试试,就算考不上老师,也能有个稳定的收入,更何况加工厂的待遇不错,每月有工资,过年还有福利。
沈丛钧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学校的进度不能拖。”
苏生也很赞同,他的弟弟是后来才进厂的,如果那些女知青都转岗了,他弟弟就能成为老员工,未来的机会自然更多。
“这样安排很好。”张主任点头表示赞同,机会越多越好嘛。
叶珍珍看向王国栋:“国栋哥,你怎么看?”
王国栋回答:“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办吧。”
叶珍珍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这样一来,队里又有一批年轻人有了出路。”
大队的干部们感觉日子越来越好了。
下午,公告栏上贴出了两条重要的通知,通讯员敲响了铜锣,让大家去看通知的具体内容。
一听说是关于招工的消息,很多人都顾不上吃晚饭,赶忙去大队部查看。家里有孩子准备参加工作的人更是心急。
当看到教师的招聘名额翻了一番时,年轻人要跳起来,随行的家人也是一脸喜色。
更令人惊喜的是,加米厂也开始对外招工,所有岗位都将重新开放。
招聘条件与以往相同,主要面向知识青年和当地的文化青年,且分配名额为等比例。
然而,对于男知识青年来说,虽然加工厂提供了新的机会,减少了外部的竞争压力,但是他们没有立即去大队部报名。
而是前往加米厂找叶珍珍,他们更渴望成为教师,可是教师岗位女知识青年占据了大部分名额,这意味着留给他们的机会又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