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与温柔。
柏川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愿意。”
十几岁的少年,目光坚定,毫无迟疑之色。
苏晚晴见状,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打趣道:“你这傻小子,怎得也不问问要带你去哪儿?就不怕我半路上把你给卖掉?”
柏川一边整理着手中的药方,一边笑着回答:“那师父可得多换些银子!”言语间透着对苏晚晴满满的信任和亲昵。
其实,他并非苏晚晴唯一的弟子。
但他却是陪伴在苏晚晴身旁最久的弟子。
这些年来,苏晚晴亲眼目睹着柏川从那个只为求得一口饱饭吃的孩子,渐渐成长为如今这般沉稳成熟的翩翩少年郎。
而对于柏川来说,他同样见证了苏晚晴从一个十八九岁天真烂漫的少女,一步步成为栖花里备受百姓信赖的大夫。
他们之间既是师徒关系,又情同姐弟。
或许最初,苏晚晴仅仅是出于一片善心,收留了勤奋好学的柏川,并日复一日地对他悉心教导着。
可这份善心就像一颗幼小的种子,见了光,得了水,逐渐长成了能为他人遮荫的大树。
后来,当秦念淑呱呱坠地时,柏川将她视若亲妹,对其呵护备至,疼爱有加。
而年幼的秦念淑,则像个小跟班一样,总喜欢紧紧跟随在柏川身后,嘴里不停地唤着:“师兄、师兄……”
几年后,秦在锦出生了。
柏川的小跟班也从一人变成了两人。
三个小孩儿总是形影不离,从后院跑到前院,从前院跑向长街。
跑着跑着,便长大了。
苏晚晴去世之时,他在她的灵柩前整整跪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待到苏晚晴下葬之后,他也常常前往苏晚晴的墓地,一跪就是半个时辰。
似乎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找到片刻心安。
又或许,只要是苏晚晴待过的地方,哪怕一草一木,都能让他心安吧。
所以,这些年来,他甚少离开阳春门外出做任务。
平日里,要么是待在阳春门前院问诊,要么是去栖花里的医馆小住些时日。
偶尔,他会送一些新鲜的瓜果到苏晚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