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以徐闻的地位,能说这话,已经很难得,差不多就是直接答应要帮忙了。
但他还是忍不住嘟囔道:“当年父亲你可是因为他越国公修书一封,便直接献城的,如今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这么淡薄了吗?”
周会来听得眉头紧皱。
就自家儿子这智商,是怎么做到知府位置上的?
他都怀疑自己帮他求官,是对还是错。
就这个性子如果不改一下的话,哪怕是升到更高的位置后,也会给人招祸。
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周会来还是要耐着性子教育道。
“这话以后不要多说,哪怕是在我面前,就怕你说习惯以后,在外人面前也胡乱抱怨,而且什么叫作关系淡薄?”
就差点着自己儿子的额头教训了。
“我献城,那是因为先皇乃天下圣主,我等已心怀仰慕久矣,王师一至便倒戈相迎,这些话你都给我记住了,以后见到谁都是这番话!”
“而我因功,已升至山东布政使,以我举人的出身,能坐到布政使这个位置,全因先皇开恩!”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越国公与我都无亏无欠,只有老朋友之间的交情!”
周会来说的是实话。
举人出身,也就能干到知县。
那还是大明立国不久,读书人紧缺的情况下。
如今大明四海升平,三年一次的科举,不知道招揽了多少人才。
如今的举人,当在两京、山东、浙江等富庶之省,当个县丞都不容易,还得眼巴巴的等当官的死了,排队补位。
当初周会来能升任东昌知府,完全是凭借徐闻的关系。
后来升任布政使,乃是靖难从龙之功,也拜徐闻所赐。
否则,他可能仍窝在哪里干一辈子的知县。
甚至在靖难期间,被燕军所杀,或是后来被清算
“越国公于我有大恩,今天为父去求他,已经是把这张老脸豁出去了,为你求一个稳妥。”
周会来哼哼道:“以你的才能,以后能做到你老爹我这个位置,那就是邀天之幸,唯愿你不要犯浑,出什么问题,所以才会找到越国公身上,以后你若是惹出祸事,能够护你周全。”